纽约时报-学生评论赛,赛前超全详解!
纽约时报评论赛(The New York Times Student Review Contest)是国际知名报刊纽约时报面对学生举办的系列赛中的一项,赛事创立于2015年,自此之后每年11月赛事官方都会邀请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想象,选择一个自己新接触到的文化载体,完成一篇文化评论,来跟广大读者交流、分享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。
纽约时报系列赛-学生评论赛
11月16日 即将开启
你准备好了吗?
为了让各位同学对这项
风靡全球的热门赛事有更深刻的了解
达文邀请了美国南加大USC优秀毕业生S导师
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赛前解读
主讲嘉宾
S导师
达文学术英语资深备赛导师
美国南加大心理学学士
辅修消费行为学
· 南加大多年联合教育项目(JEP)培训经验
· 多篇研究论文被大学和学术荣誉学会认可发表
· 对认知过程、跨文化行为、发展心理学和语言学有研究
· 荣获多个著名广告奖项:D&AD、The One Show、Clios、加 纳雄狮奖
擅长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声音,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。
S导师从赛事背景出发,详细介绍了纽约时报学生评论赛的赛事要求及评分标准,并通过历练获奖作品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写好一篇评论文。
01
纽约时报评论赛(The New York Times Student Review Contest)是国际知名报刊纽约时报面对学生举办的系列赛中的一项,赛事创立于2015年,自此之后每年11月赛事官方都会邀请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想象,选择一个自己新接触到的文化载体,完成一篇文化评论,来跟广大读者交流、分享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。
赛事要求
赛事鼓励学生们从自己接触到的事物出发,可以是建筑、艺术、书籍、喜剧、舞蹈、时尚、酒店、电影、音乐、播客、餐厅、科技、戏剧、电视剧、电子游戏等任何一个感兴趣的类别或文化产物,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撰写一篇不超过450words的评论类文章。
13-19岁的初中或高中学生都可以参加这项赛事,但需要注意的是:
-
参赛文章需为原创文章,
-
不可以是在校报或其他比赛中发表过的文章;
-
每位学生仅限提交一份参赛作品;
-
此比赛只能以个人的形式参加。
-
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在太平洋时间2022年12月14日晚上11:59之前使用官方提供的竞赛表格提交
评分标准
观点:一篇好的评论文章需要基于一个观点,并用相关的证据来支撑它。参赛者需要以一种清晰且吸引人的方式,表达自己的主观体验与反应(思想、情感和内心)。
细节:评论文应该抓住与评论对象相关的细节,并准确地加以表达,从而让读者感同身受。
读者:评论文是为泛人群而写的,行文需要考虑不同群体的不同感受。
语言:评论文须对读者有很强的吸引力。所使用的语言形式、行文风格和论述语气都应该围绕着文章的主观点展开,并且不能出现语法拼写上的错误。
赛事含金量
竞争力强:赛事共设置Winners、Runnerup、 Honorable Mention 3类奖项。而据官方数据,2021年共有近400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初高中生参加了这项比赛,其中仅有9位获得了Winners,15位获得Runners-up,25位获得Honorable Mentions,赛事竞争异常激烈!
影响力大:纽约时报在美国的影响力首屈一指,如果能在学生评论比赛上获奖,登上纽约时报报刊,那么这会成为同学们文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,校方也会非常感兴趣,对含世界名校在内的各大高校申请都具有很大优势的。
多维提升:大学的招生录取过程大多采取综合性评估的方式,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“硬实力”和“软实力”,即更看重你是一个怎样的人。在参与这项比赛的过程中你的知识面、阅读能力、批判性思考能力、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。
关于纽约时报
The New York Times
全球最具影响力十大报纸之一的《纽约时报》创立于1851年,是一个拥有多家美国报纸、杂志、电视台、广播电台和国外联合企业的大报团,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,在新闻报道方面,一直被业内视为“有记录的报纸”,同时享有新闻来源的美誉。今年早些时候,《纽约时报》的全球订阅人数已达900万。
02
结合对纽约时报评论赛赛事要求和评分标准的解读,S导师分享了三篇不同方向及风格的以往获得荣誉并刊登的优秀文章,并分析他们的亮点所在。
标题引人入胜:A Little Island With a Not-So-Little Ego两个“Little”将评论对象的形象饶有趣味的展现出来,令读者有读下去的欲望。
主旨简洁明确:首段即出现本文主旨“Nevertheless, it’s the exact opposite of what it’s supposed to represent.”。在主旨句后作者也向大家介绍了评论建筑体的背景,以便读者更深入了解评论对象。
表达巧妙有趣:在文中,作者没有就图片中那些显而易见的树做描写(尽管它们给这个建筑增添了色彩),而是提及了Instagram和vlogs。作者把大家引导至社交媒体的这一方面,就好像它是为社交媒体设计的一样(突破设计本身)。
论据详实生动:文中关于作者评论观点理由的内容,都是一些描述性的段落,并且使用了一些非常生动的意象,使读者即使没有这个建筑的图,仍然可以看到和想象建筑的形态和设计。
严谨的描述:本文评论的对象是一个画展,作者在评论这些作品时,表现的很平和,从整体到局部,逐一介绍自己所看到的,并对自己感触最深的作品加以详细描述。,把你要评论的事物讲清楚、讲完整这对于一个优秀的评论文来说非常重要。
巧妙的关联:作者通过艺术作品联系到作品创作艺术家的观点,并由此出发,进行升华、凝练出自己的观点,这一点非常难得、也非常有趣。
借势开头:文章开头在对所评论对象描述的同时,引用了许多不同的事物,看似毫不相关,却能巧妙相联,这种借用其他事物隐喻目标对象的形式既形象生动、又令人印象深刻。
数据论证:“cuteness of its product, a claim more or less confirmed by the 8.6 million views of #CrumblCookieReview and the 287.3 million views of #CrumblReview on TikTok.” 作者通过社交媒体数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“这是一个为网红时代设计的饼干,吃饼干并没有拍下来发到Instagram上重要”。精准且与评论对象匹配的数据,永远都是观点最好的佐证。
感官描述:在文章后段,作者把饼干的味道都写了出来,然后她向读者描述了品尝饼干的实际感觉。(嘴唇和手上的油脂的感觉)。因此,读者可以获得生动的图像。同时,注意作者是如何评论饼干(分数)的,这是一个有创意的评论方式。
03
介绍完赛事并分享完获奖作品后,整个赛事的全貌基本浮现在大家眼前,但最终、也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去创作,S导师结合自己长期以来的带赛经验,给予了大家一些建议。
# 如何选择写作内容?#
许多同学可能不知道写什么或者从何写起,S导师建议从四个问题开始着手:
你看评论吗?如果是这样,为什么?
你会推荐哪些艺术作品或文化作品让给他人体验?
你会劝诫别人远离什么艺术或文化作品?为什么?
你一般读、听或看什么来作品扩展你的文化想象力?
# 四点创作注意事项 #
1.不要简单地总结或描述你正评价的事物,而应该陈述一个观点并通过细节去支撑它、证明它。
评论就像一篇议论文。其与一篇读书报告有很大区别评论者必须仔细阅读(或观看,或聆听或体验)作品;分析它并理解其背景;并解释什么是有意义的,什么是有趣的或相关的。
2.你的评论应该告诉你的听众你正在评价的作品,并传达你对它的想法、情感和本能体验。
3.用与作品本身相关并可详细描述的的细节来支撑你的观点,越细致越好。
通过感官图像将读者带入到你的感受中,隐喻/明喻/描述性形容词,强烈的动词,生动的意向,利用所有五种感官——这是好的评论和精彩绝伦的评论之间的区别。
4.注意纽约时报的读者是泛人群,需要适当提供评论的背景,以便于不同群体都能阅读。
当然,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作品的目标人群。例如,如果您正在评论一款面向 10 岁女孩的视频游戏,请撰写一篇对 10 岁女孩(及其父母)有用的评论。